利止亡血,如何用大热补药?越人祗曰:一脉辄为十变,何以至十一数也?
少阴脉弱而涩,弱者肾阴虚,故微烦也;涩者脉道滞,故肢冷也。若误发汗,不成风温,外热如灼,必成阳明,热甚神昏不识人也。
今阳微中寒,脾胃俱病,所以心内虽饥,饥而虚满不能食也。伤寒脉微而厥,至七、八日肤冷,其人躁,无暂安时者,此为藏厥,非蛔厥也。
湿家头汗出者,乃上湿下热,蒸而使然,非阳明内实之热,蒸而上越之汗也。病者一身尽疼,发热,日晡所剧者,名风湿。
李□曰:此历节病,由气血两虚而致者也。夫尺中时一小见之脉四至,则是肾间生气之源未绝,即下利未止,尚为易治。
不及者,其气迫,则所胜妄行,;所生者受病,所不胜薄之也。若在平时,总不如以关脉为趺阳,尺脉为少阴,更为愈也。